柱、墙混凝土浇筑
1、柱、墙浇筑前,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,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。砂浆应用铁铲入模,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。
2、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,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。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,连续进行。
3、浇筑墙体洞口时,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大体一致。混凝土振捣要均匀密实,---是墙厚较小,门窗洞口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,应采用φ25振动棒,其它墙梁部位采用φ50振动棒,考虑到墙窗洞下墙---混凝土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,蔡甸商品砼生产厂家,可事先将窗洞下口留成活口,待混凝土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密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。振捣时,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,并从两侧同时振捣,以防止洞口变形。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。
4、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,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。
5、浇筑粱板混凝土时,墙、柱节点区同按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,分界面在墙柱边500处如图。墙柱与梁板不同结点处
混凝土工程是结构工程zui关键的一道工序,其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建
混凝土抹压
1.混凝土的抹平压光也很重要,不仅直接影响表面混凝土的外观,而且还是防止混凝土塑性裂缝以及早期微缺陷有效的方法。
2.抹压操作的关键在于---的把握。抹压应在混凝土初凝后、终凝前进行,抹压太早起不到消除裂纹的效果,抹压太迟则由于混凝土已完全失去塑性,抹压反而会导致裂缝形成。
3.抹压操作一般分三遍进行:di一遍为普通抹压,由于振捣后的结构或构件表面已基本平整,只需采用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的脚印、振捣接槎不平处整体刮平,力度要基本一致;第二遍抹压,当混凝土收水并开始初凝时(以可踩出脚印但不下陷为准),用木抹子将面层小凹坑、气泡眼、砂眼和脚印等压平,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,并与底部结合一致,此时抹压工作用力应稍大(以能感觉到混凝土的柔和性为准);第三遍抹压,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,视结构或构件表面是否还要施工,用木抹子再次抹压,抹压用力比第二遍抹压再稍大一点(以能感觉到混凝土的干塑性为准)。
4.炎热或大风环境下施工时,抹压操作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,否则不能获得---的控制效果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16841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81065557.html
关键词: